预制构件模具的设计。
为实现生产宽度在1500~3000mm范围内变化的多种平板,上、下端模均采用分段式连接。以上端模为例,上端模可保持左侧端模1500mm不变,预制构件模具价格,右侧端模以100mm为模数,加工尺寸分别为100mm、200mm、300mm……1500mm的15根不同长度的右侧端模,生产时可根据实际墙板的宽度,交换使用不同的右侧端模,预制构件模具,可调整宽度在1500~3000mm之间变化。下端模的组合形式与上端模原理一致。在设计模具时,为提高拼装效率,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漏浆现象以及构件侧面出现过多影响外观的模具拼接缝,预制构件模具设计,上、下端模仅设计成两段连接的形式,而并非以100mm为模数,形成多段式连接。
预制构件模具强度检验评定的规定。
预制构件模具强度检验评定的规定是:
(1) 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检验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 同、试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2) 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试样应在工厂或施工现场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3) 试件的取样频率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100盘,但不**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2) 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盘和100m3时其取样次数不应少于 一次。3) 当一次连续浇筑的同配合比混凝土**过1000m3时,预制构件模具公司,每200m3取样不应少于一次。4) 对房屋建筑,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现浇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常识中预制构件模具的标识有如下要求:
预制构件模具检查合格后,应在构件上设置表面标识,标识内 容包括构件编号、制作日期、合格状态、生产单位和监理签章等信息。标识位置应便于检查。标识可采用手写、喷涂、印戳方 式,也可事先打印卡片预埋或粘贴在构件表面。预制构件模具生产单位可根据工程情况,采用预埋芯片的方法,标识预制构件模具的产品信息。